如果你是愛聽音樂且會希望買的東西會物超所值的人,對於Harman Kardon這牌子應該是不陌生,這個喇叭從2015年問世到現在至今仍然是相當多音響愛好者時常拿來討論的品牌,且這系列已經出到了第六代,外型上感覺上就是只有兩種
一個就是銅鑼燒型(第一~四代)

一個就是圓船型(第五代,第六代)

今天我想就我曾經擁有過的第一代來作個心得回顧

我還記得我拿到這喇叭的時候,第一個感覺就是
怎麼比想像中還重還大?
這樣要怎麼帶出門==
沒錯,當初買它就是因為它內建鋰電池,據說有五小時的播放時間,外出使用應該還算夠用,但現在問題就不是夠不夠用,而是帶出去感覺很像帶個高科技凶器阿!
坐捷運過閘門會不會被攔下來?
同車廂乘客是否因此不敢睡覺了?
突然身旁座位變博愛座似的…
被別人偷拍上傳爆X公社….等
好吧
我想內心多餘小劇場該停了
後來看到

果然需求還是會有人特地做出產品來滿足
這喇叭其實外型看來相當前衛,極具科技感,兩隻金屬色腳架

這樣的外型也就造就了難以便攜的痛點
話說我還真有帶出去過
大概兩次。

它還是回歸於家中視聽音響的角色吧!
會建議放家中使用的第二個原因就是
插電比較好聽
接上變壓器輸出功率會是沒接的兩倍
這是官方資料所提供的,我實際使用也是覺得用電池聽時,有種推力較弱的感覺,喇叭的細節也會較少。接上變壓器聽時,真的屌打很多比他還要貴的藍牙喇叭。
聲音通透感與音場包覆感是會讓人驚艷的,這樣體積的喇叭居然會出現這樣的聲音。
- 聲道數: 4
- 單體:2 x 3″ 低音、2 x 3/4″ 中高音、2 x 被動式
- 功率: 4 x 15W
- 最大聲壓級: 95dB @1m
- 電源:100 – 240V AC, 50/60 Hz
- 電源變壓器 19V, 2.0A
- 內建電池 3.7V, 2600mAh 鋰電池
- 電力:最大 38W ,待命時小於 1W
- 喇叭阻抗:每一喇叭 4
- 頻率響應:60Hz – 20kHz
- 頻率範圍: 2402MHz – 2480MHz
- 發射器功率: >4dBm
- 調變:GFSK/4-DQPSK/8-DPSK
- 無線技術:Bluetooth 3.0 A2DP v1.3 AVRCP v1.5
- 尺寸 (直徑 x 寬 x 高) 280mm x 161mm x 260mm
規格看看就好
我覺得以消費性電子層面來看,藍牙喇叭是最可不用在意規格的科技單品。
大概能夠參考的就是藍牙規格,那跟連接穩定度有關。現在大概5.0為主流
功率就看一眼,嗯。


兩顆高音,兩顆中高音,兩顆低音(另一顆在後方)

關於評測喇叭的前提可以去看選購喇叭和聆聽音樂-那些重要的小事
這款喇叭放在各個空間的感受都不盡相同,我會建議至少放離自己150cm以上,後方最好有離牆壁約30cm左右,可以感受他的低頻的回彈。
我曾經將他放在大約20坪大的空間,還是滿能夠發揮他的實力的。
以下聽感極度主觀,參考即可。
一開始的吉他聲到歌手出聲的第一句,那種層次分離感,是會讓人感到相當驚艷的。吉他solo那段清晰不拖延,恰到好處。
電音我選DEAMN的”Dangerous“
不得不說這首歌的Vocal真的很適合唱這種曲子。
這首就可以聽得出低頻狂放的那種爽感。



古典我選Beethoven_ Symphony #9 In D Minor, Op. 125, Choral – 4. Presto, O Freunde, Nicht Diese Töne!, Allegro Assai
著名的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,後面齊合唱的氣勢磅礡,顯然再這喇叭上沒有辦法發揮的太好,顯得稍微侷促。

總言之
這喇叭的體驗給人一種物超所值的絕佳感受
外型科技前衛,除了不太好攜帶之外
我想其他也沒什麼好挑剔的了!